【www.xtoonpix.com--阅读训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锦集六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1

论语的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①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②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③,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注】①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②硁硁然:坚定的样子。硁,音kēng。 ③斗筲之人:识量极小的人。筲,音shāo,竹器,容五升。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成为士人的首要条件是:立身处事有廉耻之心。凡自己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以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在道德上的有所不为。

B、只做到道德上的自律是不够的,还要有实际办事才能,能完成国君所交给使于四方的任务。由此可见,孔子更注重士人在能力上要有所为。

C、说话必守信不移,做事能坚持到底的人也是孔子所认同的。因为能做到这些,立身处世上也可以无所亏欠。

D、子贡问士的本意在于问今之从政的人如何,而在孔子看来,当时的从政者识量浅狭,连最起码的诚信都做不到,不够资格称作士。

2、从文中看,孔子对士人提出哪些不同层次的要求?联系实际,谈谈你认为现今知识分子应具备什么素质。(3分)

答:

【答案】

1、B(孔子宗族称孝,乡党称弟的补充已然表明他更重视道德上自我约束,宁可才不足而德有余。只做到能力上的有所谓,那可能是个奸雄)

2、孔子认为完美的士人要在道德上有所不为在能力上有所为,(1分)次一等的能行孝悌,德行上有所成就,再低一等的是说话能守信,做事能坚持到底。(1分)今天的知识分子更应该保持道德上的自律,不媚俗不媚权,保持人格的独立与高洁。(1分)

《论语》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思而不学则殆 (2)学而不厌 (3)不愤不启

1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 人不知而不愠

择其善者而从之

B、 可以为师矣

可以一战

C、 必有我师焉

不可亵玩焉

D、 有朋自远方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

17.下面句子省略成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D、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8、 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一句翻译成白话文。(2分)

19、用原文填空。(2分)

(1)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教师应抓住恰当时机进行开导,正如文中所说:

(2)从文中任选一则表明学习态度的句子写在下面:

20、相关内容链接。(4分)

(1)给下面一则断句,并加上标点。(2分)

子 曰 德 之 不 修 学 之 不 讲 闻 义 不 能 从 不 善 不 能 改 是 吾 忧 也

(2)③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则(不得与试卷上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

15、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满足、心里想弄明白却不能够。

16、 B 17.A

18、聪明并且勤奋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人们称他为文啊。

19、用原文填空。(2分)(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②略。

20、(1)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2)略。

《论语》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3

《论语》节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延伸训练: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可谓好学也已 同 意思是:

2.诲女知之乎 同 意思是:

3.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同 意思是: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吾尝终日不食

2.诲女知之乎?

3.敏于事而慎于言

4.就有道而正焉

5.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不愤不启

三、翻译句子:

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四、用上文原句填空。

1.孔子探讨学习与思考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 。

2.孔子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 。

3.在中外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启发式教学的是孔子。他给后人留下了启发式、举一反三的教育教学经验的句子是 。

五、“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中“君子”的含义是什么?请在上文中找一个与之含义相同的字。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理解现实生活中“君子”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案:

一、1.已 矣 了 2.女 汝 你 3.知 智 智慧

二、1.曾经 2.教导 3.谨慎 4.趋向、接近5.检查 6.心里想弄明白而又没有弄明白。

三、1.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和智慧。

四、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五、原句中的“君子”的含义是道德高尚的人。文中与之含义相同的字是“贤”。生活中的“君子”,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形象,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答案不求统一。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 1 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 2 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 4 昧行 5 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

1 炳烛:把蜡烛点燃。

2 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是个瞎子所以这么说。

3 阳:这里指阳光。

4 孰与:一种固定格式,用来比较,相当于“比……怎么样”。

5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延伸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恐已暮矣( ) 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 )善哉( )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默而识之 D.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线的文言句子 。

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4.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

5.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学习与年龄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

答案:

1.晚 戏弄、开玩笑 听说 (讲得)好 2.B

3.①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②点上蜡烛和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4.文中把人生中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学习喻为“日出之阳”、“日中之光”和“炳烛之明”,告诫人信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5.此题是开放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颜回好学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

①回:颜回,又称颜渊。

②鲁哀公:鲁国国君。

③迁:转移。

延伸训练: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发尽白,蚤死 ②今也则亡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孔子哭之恸 ②门人益亲

③弟子孰为好学 ④不贰过

3.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迁怒,不贰过。

译文:

4. 颜回的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原文回答)

答:

答案:

1. ①“蚤”同“早” ②“亡”同“无”

2. ①哀痛到了极点 ②更 ③谁 ④过失,错误

3. (颜回)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身上,也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4. 不迁怒,不贰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29岁那年,颜渊到鲁国皇家大学攻读儒学博士学位。博导是该大学的学术带头人孔丘。孔丘教学风格很严厉。他每天安排颜渊读大量的书,而且下指标,每个月要拿出一篇论文。

颜渊是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向来唯师命是从。每天读书到深夜,每个月都能拿出一篇优秀的论文。孔丘很满意,对颜渊说他会很认真批阅,并激励颜渊要忘记过去的成绩,每一天都应当从零开始。颜渊深然其言。

一天,颜渊在阅览室浏览时,无意发现了自己一篇论文习作竟发表在一本世界学术权威杂志上,不过署名是孔丘。他翻了一个下午,又发现了自己另外几篇论文习作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署名都是孔丘。

颜渊有点气闷,却又不敢质问孔丘。孔丘在学术界有着至高无上的威望,和他作对只能自毁前程。

颜渊陷入深深的郁闷中,原先的忧郁症更严重了。不到一年,“发尽白”。

这样郁郁过了三年,颜渊终于沉疴不起,倒在了书桌前,年仅32岁。

得此消息,孔丘大恸:“噫!天丧予!天丧予!”为表示纪念,孔丘从此封笔,不再进行学术研究。

延伸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循规蹈矩( )浏览( )署名( )沉疴( )

2.文中颜渊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3.孔丘在文中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4.文章揭示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

5.文末“为表示纪念,孔丘从此封笔,不再进行学术研究。”这句话具有怎样的讽刺意味?

答案:

1.dǎo lǎn shǔ kē

2.循规蹈矩,唯师命是从,面对“压力”敢怒不敢言悲剧人物形象。

3.虚伪、欺世盗名、为个人利益不惜剽窃别人成果。

4.学术界存在的老师剽窃学生成果的丑陋事实。

5.辛辣地嘲讽了像孔丘这样的所谓权威、学术泰斗的虚伪、狡诈、不学无术、不知廉耻的令人憎恶的丑陋面目。

《论语》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4

阅读《论语》(节选),完成7-11题。(10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给下面加点的词注音。(2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

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

9.下列加点词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B.可以一战C可以调素琴D.皆以美于徐公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试卷上的除外)。(2分)

参考答案:

7.wǎngdài

8.(2分)愉快学过(旧)的知识

9.B(2分)

10.(2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11.(2分)(正确默写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成语或格言警句)

《论语》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5

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论语》选段

9.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管仲①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②。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③也,自经④于沟渎⑤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第十四》)

【注】①管仲,早年经商,初事齐国公子纠,帮助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经鲍叔牙保举,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管仲为卿。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②被,通披;左衽,衣襟向左边开,这时狄夷的打扮,形容落后的少数民族。③诚信,遵守信用。④自经,自缢,上吊自杀。⑤渎,小沟渠。

(1)上述语段中,子贡和孔子对管仲的看法有什么不同?(2分)

(2)从孔子评价管仲这个特殊人物,谈对仁者的"看法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4分)

参考答案:

9、(1)(2分)子贡认为管仲没有为公子纠而殉死,反而投靠了齐桓公,那就是背叛了公子纠,因而不是一个仁者;孔子肯定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使老百姓得到好处的作为,认为管仲是一个仁者。(意思相近即可)

(2)(4分)孔子评价管仲并没有像普通人那样要求他拘于小节小信,而是肯定了他的大信大节。(1分)从孔子对待仁的观点可以看出孔子通达知变得思想,做到了具体人物具体分析地客观评价,(2分)。所以,我们看待人和事时,也不宜用统一的标准衡量,要学会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分析对待。(1分)(意思相近即可)

《论语》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6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解释意思。

①不亦说乎:( )

②人不知而愠:( )

③学而不思则罔:( )

④思而不学则殆:( )

2.下面多义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而: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

B.故:温故而知新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C.以:可以为师矣 是以谓之‘文’也

D.师: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把下面句子译成白话文。

温故而知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两句话论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它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请举出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yuè愉快(高兴)

②yùn怨恨

③wǎnɡ迷惑不解

④dài危险

2.D

3.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4.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要加强思考,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能谈符合“君子”的某个方面即可。例:舍生取义、重义疏财、诚信重诺、虚心好学等等。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是君子。

本文来源:http://www.xtoonpix.com/xuexiziliao/14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