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xtoonpix.com--阅读训练】

阅读训练是一种汉语的辅导教材,一种教学方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 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10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2分)

①微斯人 ②伛偻提携 ③杂然而前陈者 ④觥筹交错

小题2:【甲】文中的“进”是指“ ”,“退”是指“ ”。(2分)

小题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小题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岳阳楼记》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B.《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政治理想。

C,别贬为滁州知州。《醉翁亭记》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欧阳修在北宋的文学革新运动中,建立了清新、秀美、刚健、婉转的文学风格,《醉翁亭记》就是他文学主张的最好艺术实践。

参考答案:

小题1:

(1)无,没有

(2)脊梁弯曲,这里借指老人

(3)摆放,放置

(4)古代的一种酒器

小题2: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小题3:

(1)不因为物(财物、外物)的丰富、富有而骄傲和狂喜;也不因为个人的失意潦倒而悲伤。

(2)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他们中间的是喝醉了的太守。

小题4:B

第2篇: 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人教版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译文]:春秋时期,吴国国王寿梦准备攻打荆地(楚国),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有谁胆敢劝谏、上书阻止我出兵的,将他处死!”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劝谏却又不敢,于是他就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吴王很奇怪,问道:“这是为何?天天让将衣服露湿。”侍卫道:“园中的大树上有一只蝉,它一面唱歌,一面吸饮露水,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向它逼近;螳螂想捕蝉,弯着身子紧贴着树想捕蝉,但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而当黄雀正准备啄螳螂时,它又怎知我的弹丸已对准它呢?它们三个都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后边的灾祸。”吴王一听后说:“真是说得了太好了。”随后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1、请从短文中找出(归纳)一个成语。

2、与“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中加点字“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皆以置从美于徐公 B、奉命于危难之间

C、管夷吾举干士 D、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3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告其左右曰:

如是者三日: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 分)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5.文中孺子为什么能世历劝谏吴王?

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B

3(1)身边的臣子 (2 )像,这样

4.这三者都一心想得到他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后面的祸患。

5.采用设喻(类比、讽谏)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过失,深入浅出,易于让吴王理解和接受。

【七】晏子谏杀烛邹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译文]:齐景公喜欢射鸟,叫烛邹掌管那些鸟,但鸟全都逃跑了。景公大怒,诏告官吏要杀掉他。晏子说:“烛邹的罪有三条,我请求列出他的罪过再杀掉他。”景公高兴的说:“可以”。于是召来烛邹并在景公面前列出这些罪过,晏子说:“烛邹,你为国君掌管鸟而丢失了,这是第一条罪;使我们的国君因为丢鸟的事情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使诸侯们知道这件事了,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人,这是第三条罪。我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请杀了烛邹。”景公说:“不要杀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1.查《古汉语词典》,“数”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shǔ”义项有:①作动词,计算。②作动词,列举。二读“ shù ”,义项有:①表事物的数目。 ②作名词 ,规律,气数。三读“ shuò ”,义项有:①多次。

根据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

读音: 词义:

2.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1)时时而间进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于徐公 (2)骈死于槽枥之间

D、(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2)吾欲之南海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4.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 ,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晏子进谏时采用 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

答案:1.读“ shuò ”,义项有:①多次

2.B

3.让各位诸侯听说这件事情后,认为我们的国君把鸟看得很重而把人看得很轻。

4.不杀烛邹 正话反说(以退为进、归谬法,皆可)

【八】孙叔敖为楚令尹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贾谊集》)

[译文]:孙叔敖担任楚国的令尹,全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慰问。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慰问,难道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老人说:“是有话说。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百姓就要离开他;职位高而大权独揽的人,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满足,祸患就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老人说:“地位越高,要越发将自己看低;官职越大,处事越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

1.划分下面句子停顿,停三处。

有 一 老 父 衣 粗 衣 冠 白 冠 后 来 吊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孙叔敖为楚令尹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4.“老父”向孙叔敖进言用了什么方法?

答案:1.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2. 担任 离开

3.地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君厌恶他。

4. “老父”运用从反面讲道理(或直言不讳),向孙叔敖进言。直接陈述利害,可以产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 (58.55.163.145)

第3篇: 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二则(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乙)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②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③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小儿不畏虎》

注释:①浣衣:洗衣服;②庶几:这里是“希望”的意思。③意:估计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①惩山北之塞 惩________

②固不可彻 彻________

③虎亦寻卒去 去________

④而不惧之人 惧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以君之力

B.投诸渤海之尾

C.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D.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章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愚公之妻和智叟都对愚公移山之事提出了疑问,但愚公之妻是善意的,而智叟的话却句句充满嘲讽。

B.乙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应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称赞。

C.甲乙两文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甲文中的"“遗男”和乙文中的“二小儿”均阅世不多,天真可爱。

5、甲文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苦于②通③离开④害怕

2、C

3、①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②老虎把孩子看了很久,甚至用脑袋去碰他们,希望其中有一个害怕。

4、B

5、提示:人生有时会面对如山般的艰难险阻,甚至或是突如其来的灾难,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毅力,镇定自若,勇敢无畏,就能克服困难,战胜灾难。

第4篇: 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小松》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5.诗中“刺”一字千钧,请分析它的妙处。(2分)

答:

16.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寓意,请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2分)

答:

参考答案:

15.形象地勾勒出小松满头松针,又直又硬,努力向上冲刺生长的外形特点(1分),突出了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及勇敢战斗的精神。(1分)

16.作者通过刻画小松成长的特点,表达了对出身寒微的人在成才过程中体现出的自信、坚强、勇敢精神的赞美之情。(1分)同时对那些目光短浅、不识人才、不关心人才成长的人发出深深的慨叹。(1分)

赏析:

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 “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 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 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不是么?——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 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 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 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 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 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 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 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第5篇: 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仲尼相鲁》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仲尼相鲁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谓晏子①曰:“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孔子相鲁若何?”晏子对曰:“君其勿忧。彼鲁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若不如阴②重孔子,设以相齐。孔子强谏③而不听,必骄鲁而有齐,君勿纳也。夫绝于鲁无主于齐孔子困矣。”居期年,孔子去鲁之齐,景公不纳,故困于陈、蔡之间。

(选自《晏子春秋?外篇》)

【注】①晏子:晏婴,为春秋时期齐国国相。②阴:假意。③强谏:竭力规劝。

16、解释句中加点词语。(2分)

(1)纳 (2)若

17、翻译句子。(2分)

居期年,孔子去鲁之齐。

18、断句(2分)

夫绝于鲁无主于齐孔子困矣。

19、引文塑造了晏子 的政治家的形象。(1分)

参考答案:

16接纳 你

17过了一年,孔子离开鲁国到齐国去

18夫绝于鲁无主于齐孔子困矣。

19足智多谋

本文来源:http://www.xtoonpix.com/xuexiziliao/14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