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xtoonpix.com--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学习智障儿童的培养目标读后感精选四篇,欢迎品鉴!

【篇一】学习智障儿童的培养目标读后感

智障儿童教育的体会智力障碍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智障儿童在智商或心理发展上都比正常儿童迟缓,从而导致认识能力、自控能力差,分析、批判能力低,如果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与引导,智障儿童很容易受人挑唆与诱骗,做出越轨等不可预见行为。因此如何对待智障儿童,如何开展教育,对智障儿童的健康成长及良好品质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正确对待智障儿童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人,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对待智障儿童。首先,要认识到智障儿童是儿童,是有着一定的潜力并发展着的人,因此,社会有义务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在开发其潜能的同时,要让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其次,要认识到智障儿童毕竟是存在障碍的儿童,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有耐性,要像对待婴孩学步一样,耐心地等待他的发展。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通过这种积极的反馈,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篇二】学习智障儿童的培养目标读后感

  智力障碍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由于遗传变异、感染、中毒、头部受伤、颅脑畸形或内分泌异常等有害因素造成胎儿或婴幼儿的大脑不能正常发育或发育不完全,使智力活动的发育停留在某个比较低的阶段中,称为智力迟滞。由于大脑受到物理、化学或病毒、病菌等因素的损伤使原来正常的智力受到损害,造成缺陷,则称痴呆。

  智力低下不但是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一类世界性疾患,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据估计,全世界约有1.5亿智力低下患者。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国对智力问题已倍加关注。有关研究者们对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的因素之探讨也日益深入。其中,遗传因素是导致重度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孕期感染是导致智力低下患儿的又一主要致病因素,且尤以妊娠前三个月的感染影响最大;再者孕期营养不良是宫内胎儿生长迟滞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主要特征

  1、感知速度减慢,接受视觉通路的刺激比听觉刺激容易些;

  2、注意力严重分散,注意广度非常狭窄;

  3、记忆力差,经无数次重复方能学会一些知识,若不重复学习,又会忘得一干二净;

  4、言语能力差,只能讲简单的词句;

  5、思维能力低,缺乏抽象思考能力、想像力和概括力,更不能举一反三;

  6、基本无数字概念,靠机械记忆能学会简单的加减计算;

  7、情绪不稳,自控力差;

  8、意志薄弱,缺乏自信;

  9、交往能力差,难以学会人际间交往。

  (二)如何识别

  做好计划生育的同时必须提高人口素质,做到少生优生优育,使儿童健康成长,早日成为有用人才。做父母的又多么希望自己唯一的宝宝既健康又聪明,如果孩子智能低下,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不幸,蒙受莫大损失。

  智能是指一个人的神经精神活动,是对客观事物的合理分析,判断及处理的综合能力。智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成熟。弱智儿童是指智能发育障碍,明显落后于同龄平均水平,除智能低下外,还有运动、生活能力、学习劳动能力等都低于正常水平,甚至有畸形。弱智儿童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综合症状。

  (三)治疗方法

  儿童有明显的智力低下大多数在婴儿期就容易识别,然而轻度弱智往往进入小学之后学习困难才发现。若发现有运动发育落后,对外界反应迟钝,语言发育差,表情呆板或有特殊面容者,应尽早到医院检查,以便及早诊断,作出相应的治疗。

  有些先天性代谢异常病,例如苯丙酮尿症、同型胱氨酸尿症、枫糖尿症、组氨酸血症,半乳糖血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克汀病)等,若能在新生儿期作出诊断及时治疗,多数病儿智力可免受损害或病情得到控制。以苯丙酮尿症、克汀病为例,如能在生后3个月作出诊断及时治疗,多数智力可以恢复正常,超过6个月治疗,几乎不可避免地智力受到损害,如果3~4岁以后再治疗,病孩的身体发育亦有困难。克汀并苯丙酮尿症,在早期症状不典型,很难发现,往往出生后数月之后才能发现,但这时却已到了难于治疗的程度,智力障碍很严重了。因此,有不少国家对上述遗传病在新生儿期就进行筛查。

  (四)产生原因

  医学专家经过大量研究,现在可以知道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种:

  1、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如先天愚型等占弱智儿童5%~10%。基因突变如先天性代谢

  异常病属于此类。

  2、产前损害包括宫内感染、缺氧、理化因素如有害毒物、药物、放射线、汞、铅、吸烟、饮酒、吸毒、孕妇严重营养不良或孕妇患病。

  3、分娩时产伤,窒息、颅内出血、早产儿、低血糖、核黄疸、败血症。

  4、出生后患病包括患脑膜炎、脑炎、颅外伤、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脑病,内分泌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癫痫等。

  要减少弱智儿童的发生,就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避免近亲结婚,对严重遗传病尽量动员绝育术。

  避免早婚和超过40岁妇女高龄生育,因为容易使染色体异常发生先天愚型。

  做好产前保健检查,提高处理难产的技术,减少产伤,有条件的地区对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病的筛查,及早发现病人,早期治疗,减少弱智儿童发生。

【篇三】学习智障儿童的培养目标读后感

特殊教育专家朴永馨教授的思想认为,智力落后儿童首先是儿童,然后才是有缺陷---有特点的儿童。从儿童的角度说,智力落后儿童不应该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他们又是有特点的儿童。(《智力落后儿童的特点与教育纲要》刘全利90页)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相对于正常儿童来说,没有典型的特点,但是那些比较严重的中度以上的智力落后儿童,则往往有明显的特征。这是因为程度较重的智力落后儿童往往有明显的大脑的器质性损伤或同时伴有其他损伤,这就导致了智力落后儿童在生理、行为、认知、情感、意志、语言、性格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自己独有的特殊特点。

一、智障儿童的生理特点

智力落后儿童身上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身体特征往往和行为特征相关联。身体特征明显的儿童,往往行为特征也明显。智力落后儿童的生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条:

1、智障儿童的身体形态特征

智障儿童的身高、体重与一般儿童的差别很小,但就一般情况来看,智障儿童的身高、体重、骨骼形成较差,发展速度较慢,成熟也较晚,相差程度随着缺陷深度而扩展,但经过训练,多数接近正常儿童,甚至有些超过正常儿童。大部分的智力落后儿童的脸型没有特殊性,但是也有极个别的有一些特点,有的很肥大,有的眼睛斜视或对视。如“21—三体”或患有智力落后的侏儒,他们都有比较特殊的形态。

2、智障儿童的身体机能特征

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智障儿童的身体素质劣于正常儿童,并且智障落后越严重,素质越差。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一是身体器官的损伤导致其身体素质或运动能力的下降;二是客观环境对智障儿童没有足够的重视,给他们造成一种环境剥夺状态,使他们失去锻炼、发展的机会,从而导致身体素质的下降;三是由于智障儿童平时接触的鼓励与一般儿童相比较少,因此动机水平低,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3、智障儿童的神经活动特征

智力落后儿童神经联系不巩固,脆弱,很难形成新的,特别是复杂的条件联系。条件联系是后天形成的,是人学习的最基本的机制和基础,也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和表现。例如,当我们用手触摸裸露的火线时,电流就会通过手臂,我们就会遭到电击,引起疼痛和恐惧,只要有一次相应的经历,就知道不能再摸裸露的电线,条件联系就形成了。

而智力落后儿童形成新的条件联系尤其是形成复杂的条件联系时,不仅在时间上要慢得多,而且在质量上即形成后常常是不巩固的。因为这与智力落后儿童大脑器质性和功能性的损伤有关,它适成的结果便是来自体内外的信息无法及时处理,导致了感觉、分析、综合能力的下降。比如“浇花”,智力落后儿童往往不会考虑晴雨天,都会照浇不误;也常将形状相似或发音相同的字误认为同一字等。智力落后儿童的神经过程有着明显的惰性。这是导致他们新的条件联系形成缓慢的一个原因,也是智力落后儿童学习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二、智障儿童的认知特点

认知是指人们接受、加工、存储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直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由于智力残疾儿童的神经冲动的特征,导致其在认知上有异于正常儿童,也导致了学习上的诸多不利的影响。(《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理论与实践》26页)智力落后儿童的认识过程和正常儿童的认识过程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经验为主。

儿童认识客观事物的途径有两条:一是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二是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

正常儿童认识客观事物更多地依靠间接经验,而智力落后儿童则不同,尤其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往往经验比较缺乏,没有完整的经验,其经验处在早期的幼稚水平上,加上他们的智力水平低,致使他们难以通过电视、电影、广播等获取知识,因而认识事物以直接经验为主。

2、学习迁移能力差。

智力落后儿童由于智力低下、抽象概括能力差影响了知识的迁移;由于记忆能力差,不能将原有的知识向新的学习迁移;由于缺乏良好的心理状态,意志薄弱,容易产生疲劳,不能及时复习,不能较好地理解和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从而造成学习的迁移能力差。

3、主动探求意志薄弱。

与正常儿童相比,智力落后儿童在感知事物时,往往缺乏知觉积极性,缺乏应有的好奇心,没有仔细观察和深入了解事物的强烈意向或愿望,不能更上一层楼再问个“为什么”,而只是满足对事物的一般了解。

4、批判能力差。

缺乏批判性是智力落后儿童思维活动又一特点。语言发展迟缓,在词汇、语法等的理解与运用上差,在归纳、推理和必要概念化上有困难,限制了他们对抽象材料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影响到他们的批判能力。他们生活中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盲目性很大,做事一错再错,不能吸取教训。

三、智障儿童的情感与意志特点

情绪是指一个人对一定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对客观事物不同态度的体验,就是不同的情绪和情感。(《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理论与实践》梁斌言34页)智力落后儿童在基本的情感活动方面,有与正常儿童一样的需要,但由于智力的缺陷,导致情感有以下特点:

1、情绪不稳定,体验不深刻。

智力落后儿童的情绪长期停在较低的水平上,导致他们的情绪不稳定,意识性较低,容易变化和冲动,情绪容易受外界情景的影响,常会出现喜怒无常的现象。(刘全利《智力落后儿童的特点与教育纲要》。)他们的情绪比较两极化,只有满意和不满意,高兴和伤心等简单和极端的情绪,缺少明显的层次。如,某个儿童得到老师的奖品很高兴,可是得不到奖品的儿童却哭起来,只因为自己没有奖品而哭,对为什么没有奖品不去想也不去体验。

2、智力落后儿童对情绪情感的控制能力差。

智力落后儿童的情感控制方面远不如正常儿童。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受生理需要和激情所支配,很难按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来调节自己的情感。如经常会不分场合的大哭、大闹、大叫等。经常凭激情行事,情绪、情感的迁移难。在学习上,管不住自己,常常被其他事物所干扰。

3、高级情感发展缓慢。

正常儿童进入小学后,已经有了责任感、诚实感、集体荣誉感等高级情感。而智力落后儿童的情感发育水平较低,高级情感的发展和分化缓慢,有的甚至难以形成较高级的情感。如正常儿童看一些爱国的影片时,会产生庄严地情感体验,进而产生爱国的情感,而智障儿童却难以理解,也没有爱国的体验,他们很难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高级情感。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在目的的支配下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理论与实践》梁斌言34页)人的意志与人认知和情感密切相连。离开了人的认知活动就没有意志行动,意志对认识和情感也有巨大的影响。一个人的成就的大小,在其他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意志顽强的人,成就会更大,相反成绩会小。智障儿童的意志品质的形成也是遵循儿童的意志品质形成的一般规律,但由于智力儿童的智力的缺陷,他们的动机形成比正常儿童缓慢,意志的最终水平没有普通儿童发展的高,意志品质或意志过程存在着缺陷。

智障儿童的意志特点有以下几条:

1、主动性不足。

智障儿童的依赖性太强,主动性太差,不会主动的支配和管理自己的行为,不会主动的去克服困难完成某项任务。例如,智障生不会主动的复习所学内容,也不会主动的去预习明天要学习的内容。在做老师布置的某项工作时,碰到一点困难可能停下来,不做了,有时,外界的一点声音都会干扰他们,作业需要教师的不断地督促、鼓励才能完成。在家中,智障生不会主动的做各种家务,需要在家长在家长的督促中完成。

2、缺少自制性。

智障生的行为具有不可遏制的冲动性,对自己的行为缺少自治性。他们可能为了一些我们开来非常小的事情而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如智障生看到一块棒棒糖,可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占有欲,他们可能具有不达到目的恕不罢休的意思,他们可能表现出争抢、争吵、发脾气、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砸坏贵重物品,甚至可能有严重的自残行为。

3、固执,易受暗示。

智障儿童的固执与他们的意志力薄弱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智障儿童不愿克服困难,无法顽强、努力地去完成有关的任务,但是他们却有时表现出顽强的意志特点,格外的固执。这种固执和较低的需要层次相联系的,是一种不恰当或病态的表现。如,你想从智障生手中拿走某项物品时,他可能会坚决不给你;当智障生的某项要求家长或老师没有满足时,他会大哭大闹,固执的要求他人满足他的需要。

同时,智障生易受暗示,常常会不加分析的接受他人的意见并可能被别人随意的驱使,甚至常极端的迷信他人,缺少从自身利益检查这些建议的真实意图。智障生容易被引诱、被唆使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如我们学校举行了一个活动《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让一些志愿者用零食或学习用品,去引诱智障生跟他们出校门,大部分的智障生会不假思索的跟着这些志愿者走出校门。

【篇四】学习智障儿童的培养目标读后感

  弱智儿童是指精神发育不完全,智力显著低于正常儿童的儿童。造成儿童弱智的原因有:遗传因素;母亲妊娠时因疾病等致胎儿发育不良,或分娩时婴儿脑部受损伤;出生后发生脑膜炎等疾病;极度缺乏早期教育致认识能力发展极差、心理活动发生障碍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弱智儿童产生,开展对弱智儿童的康复教育已成为早期教育和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已证明,许多弱智力儿童只要能及早进行正确医治和科学的教育训练,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康复。弱智儿童发现得越早,医治、教育得越及时,康复的效果越好。我们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智障儿童同样有权接受教育。

  通过阅读《弱智儿童的心理与教育》这本书,我对弱智儿童的教育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和感悟。作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工作人员,我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从实际出发。由于智障儿童的智能比较低下,所以对学习的接受能力和对事物的敏感程度都比正常的小孩差,因此,教育不能千篇一律,应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逐渐培养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对智障儿童的微小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

  2、对智障儿童的教育应该做到尊重孩子,正面教育。智障儿童也有自尊心,父母和老师不应以蔑视的态度对待他,否则会使智障儿童出现躲避、不愿接受帮助的倾向,我们要耐心地、细致地对待他们。这些孩子一般缺乏好奇心、探究心、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可以通过玩具、游戏或讲故事等多种教育形式教他们识字、识别颜色、计数等。

  3、家庭与学校要密切配合:父母与老师必须以同一方式训练智能不足的儿童,因为这些儿童特别需要在反复不断的操作训练中发展他的技能,仅仅让小孩对一些原则、知识有所了解是不行的。因为对于不同的训练方式,他们比正常儿童更容易感到困惑。所以,不论在学习的要求上或行为习惯的培养方式上,父母在教导儿童以前,必须先了解并熟知老师的教导训练方式,以便相互配合。

  4、真诚的赞美:赞美与奖赏是一种有效的力量。当儿童表现良好时,教师必须明确地表示出欣赏与赞美。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以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世界。往往成人认为只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在小孩的眼光中却是很大的成就呢!但是,也要记住,不适时或过度的赞美将使儿童感到虚伪,甚至厌恶。我们要通过赞美和赏识使他们树立自信心,改善情感、性格,增长对集体活动、对学习、交往等方面的兴趣、经验,增强集体责任感、义务感。

  智障儿童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给给智障儿童努力创造一个平等、自由、充满爱的空间,使他们也能与正常儿童一样的成长。只要我们满怀信心,充满爱心,学好用欣赏的眼光去关注我们学校的每一个学生,让阳光照射进智障儿童的心里,广大的智障儿童也会与其他学生一样,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我们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本文来源:http://www.xtoonpix.com/xueshengzuowen/163423/